公共管理学院:关注残疾人旅游,南财公管学子彰显大爱-和记娱乐怡情搏娱

 公共管理学院:关注残疾人旅游,南财公管学子彰显大爱-和记娱乐怡情搏娱

公共管理学院:关注残疾人旅游,南财公管学子彰显大爱

发布者:公共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2-08-07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南京7月23日电(通讯员 芦婧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曾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据中国残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为保障残疾人士在旅游途中的安全性与便利性,相关旅游景点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俨然成为所需关注的社会问题。南京财经大学的“骆驼祥子”实践团队于7月20日至23日前往南京市和苏州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了解各主体之间的关联,尝试搭建一座“无障碍”桥梁,解决旅游与残疾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路。

南京市和苏州市作为江苏省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景区无障碍设施建设上应当有经验与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进行实地调研与采访前,团队人员通过媒体与网络资料等手段,预先对相关景点建设规划以及无障碍设施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

7月20日,实践团队来到南京市,分别对南京博物院及明故宫遗址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采访。队员们首先对无障碍设施和装置进行了记录统计。其中无障碍厕所配备充足,其他无障碍设施则相应缺少或缺失。针对园区内的无障碍游览体验,队员们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并专门对设施问题做了问卷调查。“博物院里面的无障碍坡道太少了,基本都是大台阶,直升电梯也比较少。小孩子的推车都不方便,轮椅就更难了。”带着孩子游玩的刘女士如是说道。刘女士的孩子年仅三岁,需要坐在儿童车里参观游览,上下台阶全靠刘女士的丈夫将儿童车托起来。刘女士表示小孩子没什么,但如果是残疾人还需要他人这样讲自己抱起来才能继续参展的话,将会严重损害残疾人的自尊心,她希望景区负责人可以在这点上多加改进。

图为队员在向刘女士宣传无障碍知识。 芦婧怡摄

另一位游客孔女士表示,自己是从河南来到南京旅游的,但南京的景点对残疾人的关照程度让她很失望。“我有个朋友是听障,恰好助听器坏了,服务中心只有普通人用的讲解器,没有听障特用的视频讲解,没有助听器租借,没也没有专门的手语导游可以帮助游览。”孔女士还注意到,尽管景区介绍、展品介绍等配备有多国文字,但唯独就没有盲文这一文字说明。她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改进的地方,而目前南京的无障碍工作还停留在为普通人便捷的角度,并未真正做到关心残障人士。

图为队员在听取孔女士的改进意见。 芦婧怡摄

7月21日,团队来到南京总统府。在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景区配备有免费租借轮椅以及婴儿车,在过去的旅游旺季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疫情过后,即使是长假期间,轮椅也可能一天都无法租出去一次。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大多数的残疾游客都有自己的轮椅,并且也更愿意用自己常用的轮椅,因此来租借轮椅的更多的是游玩中感觉疲惫的老人。相对而言,轮椅租借已经不是残疾人出行的标志了。”另外,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就南京而言,古建筑居多,能接受无障碍改造的景点不多,无障碍通道更是难以完全覆盖,甚至用木板搭建的简易的无障碍通道也没有几个景区愿意实施。

图为景区内闲置的轮椅及婴儿车。 芦婧怡摄

7月23日,小队到达苏州市,实地调研了张家港公园。工作人员向小队介绍道:“近几年张家港政府在公共设施改造上投入颇多,优化了原先老旧不便的游览路线,改造增设了无障碍坡道、无障碍电梯等等,同时,我们对导盲犬的准入进行了细节规范,尽可能保障视障残障人士的游览体验。”同日,小队对张家港市博物馆进行了调查。被采访的旅客洪先生认为馆内无障碍设施大致俱全,少数地方配备有盲文,轮椅租借则更为常见。他还提及到:“这两年能看到的残疾人比以前少了许多。虽然说社会整体在无障碍帮助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不少残疾人更加不愿意出门参加旅游活动了。”

图为队员在对洪先生进行问卷调查。 钱柯杰摄

实践过程中,绝大部分受访对象表示支持维护残疾人的权益,他们认为残疾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景区应当要大力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维护残疾人权益,保障残疾人安全出行;同时,景区还要将无障碍旅游与当地人文理念相结合,打造特色无障碍旅游服务。

通讯员:芦婧怡

2022年7月23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