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17日电(通讯员 陈一凡)为调研昆曲在大众间的推广与保护情况,7月3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梦回昆苑”小队来到昆曲的发源地苏州,拜访“昆曲清口第一人”、著名昆曲表演家吕成芳。
相会琴馆,访“昆曲清口第一人”
小队成员在前期就了解到,吕成芳是“昆曲清口第一人”,所谓“昆曲清口”,不同于剧院里严谨的表演形式,是指用通俗、风趣的语言进行讲解。吕老师将高雅的昆曲与平民化的清口融合在一起,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为昆曲在民间的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吕成芳老师工作于苏州伏羲古琴文化会馆,会馆位于历史文化气息浓郁的平江步行街,初入会馆,古色古香的陈设背景,精心装饰的舞台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文化氛围。
吕成芳老师正在化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鉴艳 摄
采访伴着随远处清丽婉转的琴声开始,吕成芳老师之前并非专业的昆曲演员,而是一名昆曲爱好者,后来通过自学苦练成才,最终取得了与专业演员同样高的演唱表演水平,她怀抱着对昆曲的执着与坚持,在舞台上一站就是十余年,不断地向更多人介绍昆曲艺术,给与他们昆曲之美的启蒙。
在采访中,吕老师并不承认自己的表演是在传播保护昆曲艺术,她说:“现代人对于昆曲大多是无知的,我只是把我知道的,学习到的与观众分享。”
谈及昆曲是否需要进行创新,吕成芳摇头道:“昆曲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在‘创新’昆曲。昆曲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应该保留特色,保留本真它的文辞韵味和阳春白雪的风格,这才是昆曲的本真。”
吕成芳老师接受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鉴艳 摄
品昆曲内涵,思昆曲传承
当小队成员们提及到昆曲节奏缓慢和现代快节奏生活所造成的落差冲突问题时,吕成芳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更青睐简单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戏曲是内敛的艺术,重视内心戏,这的确让昆曲收到了一定的冷落。
“但是昆曲的魅力就在于含蓄富有深意的雅辞,也许正因它不能像电视剧一样带给观众即时直接的感受,才会将一些人拒之门外。但它拒绝的是一些浮躁、无法融入并享受传统文化的人,而这丝毫不影响昆曲在其热爱者心中的地位。”吕成芳说。
采访完毕后,小队成员留下来认真欣赏了吕老师的表演,吕老师的昆曲演唱丝丝入扣,细腻婉转,引人入胜;而对于昆曲的解说幽默风趣,犀利辛辣,让在场观众从昆曲艺术中获得了乐趣和消遣,这也无形之中扩大了昆曲的受众面。其中一位听众表示,自己听了吕老师的讲解,渐渐觉得昆曲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艺术,以后会更多地了解昆曲。
经过这次走访,实践小队的成员对于昆曲这门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了解,队员陈鉴艳更是表示:“当昆曲与平民清口结合,昆曲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就拉近了,这是一种推广昆曲的好方式。昆曲艺术的保护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的努力,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静心接受昆曲之后,热爱上昆曲这种高雅的艺术文化,让昆剧可以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